2025年6月14日下午,“立也用意——李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特展”在长沙美术馆隆重开展。6月18日上午,三馆中心主任李雪蓉教授率队前往展厅观展、学习。
李立(1925.3-2014.12.11),湖南湘潭人,原名心挚,自号石庵,号立翁。华中艺专高艺师21班校友,与著名画家葛觉民同班,师承周磊村、陈国钊,黄遐举等华艺名师。自华中艺专毕业后,李立先生又考入杭州国立艺专深造,师从齐白石、潘天寿等国画大师。其书、印师法齐白石, 当今齐派重要传人。在白石大师点拨下,他走上了法古师今,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自造门户的道路,形成了章法严谨,结体合度,刚劲简练,古朴雄奇的风格。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曾多次为胡耀邦,方毅等国家领导人,以及世界文化名流刻印。他刻印,从来不画印稿,而是以刀代笔,刻削如泥,顷刻而成,故有“神刀”之美誉。先生除了擅长篆刻,他在书画成就也十分瞩目,先生擅长甲骨、钟鼎、小篆、铁线、竹简。用笔遒劲,风格古雅浑朴,苍老挺拔独具匠心。而先生的花鸟画,则是发扬了"以形写神"的传统,又兼具浓郁的时代气息,他所画水仙、红梅、荷花、杜鹃均飘逸脱俗。其作品与王福庵、齐白石、邓散木等前辈一并被选入日本出版的《现代中国著名印人三十二家》。他的作品《毛主席诗词印谱选》《李立金石书画集》《文天祥正气歌》先后在国内和香港出版。上世纪90年代,李立先生被评选为湖南文史馆馆员。1995年5月1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栏特对李立作了专题报道。
本次展览以“立也用意”为主题,展出李立先生早、中、晚期100余件文献、篆刻及书画作品集中展现了李立先生的艺术生涯与卓越成就,其中许多珍贵文献和作品为首次公开展出,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学术价值。李立先生以刀代笔,在方寸之间刻画出万千气象;以石为纸,在朱白相间中寄托艺术理想。他曾说:“刻印如做人,要方中见圆,刚中带柔。”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的艺术追求,也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李立先生热心公益,曾捐资建设希望小学,并多次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为艺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展览不仅是对李立先生百年艺术人生的致敬,更是对其艺术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立先生对母校华中艺专感情笃厚,与华艺校友周令钊、陈白一、易图境、王憨山、刘迪耕等华艺校友交情颇深。1999年,华中高艺同学会筹备八十周年校庆同学会活动时,活动经费并不宽裕,李立先生毫不犹豫慷慨解囊,第一时间捐赠了1100元现金及一幅个人字画,以支持母校活动。当他得知恩师陈国钊先生的画集即将出版时,他不顾近90岁的高龄,亲自为恩师画集题字“陈国钊画集”五个字前后花费了他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华艺恩师对他“精益求精”的教导已深入他的骨髓,而他提起的笔墨中,也饱含对恩师的崇敬,对母校的感激!
(参观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