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越胜率三馆中心湖艺前辈口述历史访谈组来到了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书画艺术之乡的双峰走马街镇,“王憨山先生故居”就在这个小镇上。在这里我们拜望了国画大师、华中艺专高艺师19班卓越校友王憨山先生的夫人谢继韫女士和他的小儿子王雪松先生。
王老夫人今年已是93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神清气爽,得知先生母校领导和后学来访,专程从双峰县城居所赶到故居,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自豪地向大家介绍了先生的艺术成就及馆内展陈。王憨山先生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南美术界的一面重要旗帜,是当代中国久居山野、大器晚成、超凡脱俗的花鸟画家,被喻为“田园宰相”。谈及老伴的昔日旧事,王老夫人依然热泪盈眶。她还特别介绍了夫君为自己专门创作的画作,上面题写了“一把扇子红又红,送给妹妹驱蚊虫,妹妹莫嫌人情轻,全付相思在手中”的诗文。她对夫君的诗文烂熟于心,倒背如流。
1943年春,王憨山考入华中艺专,与著名版画家萧方(萧传经)、胡海超(上海美术出版社资深编辑)同班。他在华中艺专就读时间虽然不长,但从此开始接受了规范的美术科班教育,受教于周磊村、黄遐举、陈国钊、盛泽润、彭华琪等知名美术教育家,汲取了宝贵的专业养分。1943年秋,王憨山听闻南京美专在益阳招生,顺利考取,成为高希舜、潘天寿先生的得意门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绘画技艺更加精进。王憨山的作品独具“重、拙、大”的艺术特色,他在艺术创作上充满着理想与激情,将文人画传统精华融入多年乡村生活积累的艺术感悟之中,以生活所见为创作之源,画作所描述的事物和景致皆来自土地和乡野生活的实际体验。他的书法作品拙朴厚重颇具神韵,与笔实饱墨的画风及平易率真的题句珠联璧合,相互辉映,和谐成趣,韵味无穷。
(王憨山画作《早春》)
令人感动的是,1984年,王憨山举行了一次300幅画作义卖活动。他将义卖的24000元一分不少地用于捐建小学,彼时,他的家庭尚且还有6位孩子需要抚养,家境并不宽裕。王憨山的这一义举深得称颂,充分彰显了先生的气概和品格。这次义卖良好的市场反应也给予了憨山先生极大的自信和后续创作动能。
访谈中,王老夫人回忆,王憨山与陈白一、黄铁山、易图境、李立、张征文、刘范国、欧阳笃材、王承渭、聂南溪等多位华艺校友交情颇深,他们全家始终感念陈白一、黄铁山等校友对憨山先生事业的大力相助。
李越胜向王老夫人介绍了华艺湖艺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以及湖艺美术馆目前在建情况,特别期盼有更多校友艺术家的作品能够落户湖艺美术馆,用以展示他们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学校深厚的办学底蕴,以示世人,垂范后学。拜会结束,又邀请王老夫人及家人合适的时候到憨山先生就读过的学校来走一走,看一看,参加湖艺美术馆的开馆活动,并祝福全家幸福安康。
(王憨山故居拜会合影)